學童精神健康備受關注,政府近年推出多項相關支援計劃,反應卻未如理想,其中教育局於上學年推出「好心情@學校」計劃,由於缺乏宣傳,僅十五宗申請,獲批的隻有八宗;由食衞局開展的「醫教社同心協作先導計劃」亦隻有十七間學校受惠,佔全港學校不足百分之二。有精神科醫生促增撥資源,立法會議員直斥申請數目反映計劃不受歡迎,未能吸引學校參加,政策「離地」。
獅子會中學透過藝術等形式,讓學生更了解自己和身邊的朋友,互相扶持。 | 學業壓力大,學童情緒問題愈趨惡化。 | 「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」僅十七間學校受惠。 |
為期兩個學年的「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」在二○一六/一七學年開展,由食衞局主導,透過醫、教、社三方協作,在學校建立跨專業平台,由精神科護士當資深護師,聯同駐校社工及老師,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及其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。計劃首階段隻得九間學校名額,由兩名資深護師提供支援服務,次階段再增聘兩名資深護師,並增加八間學校名額。惟現時全港中小學有一千零七十八間,受惠學校僅佔全港中小學百分之一點五。
林日豐指,「好心情@學校」計劃宣傳力度欠奉,部分學校或許不知道有關計劃。 | 陳恒鑌 | 市民點睇 |
「好心情@學校」僅批8校申請
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學院副院長(教育事務)陳國齡估計,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約佔百分之五至十,以每間學校平均五百名學生計算,即有廿五至五十名學生需要服務,惟每名資深護師平均要顧及四間學校,即一百至二百名有需要學生。她坦言資深護師工作超出負荷,亦與醫管局所製訂的一名護士最多可處理近五十個案相去甚遠,她擔心資深護師因個案過多而需盡快結案,隻著重處理嚴重個案,未能幫助病情較輕微的學生,致病情加劇;她又促請政府增撥資源,長遠應增至一校一護士。 同樣在一六/一七學年推出「好心情@學校」計劃,由教育局及衞生署合辦,每間學校可向優質教育基金申請不多於十五萬元,以推行活動提高學生對精神健康認知和了解,識別有需要的學生。惟計劃推行大半年,截至今年三月三十一日,優質教育基金僅接獲十五份「好心情@學校」申請,獲批申請更隻有八份,撥款額合共隻一百二十萬元,可見學校反應冷淡。校長:部分學校或不知道計劃
參與該計劃的獅子會中學校長林日豐指,有關計劃宣傳力度欠奉,因該計劃約於去年七月加插於優質教育基金內,但是優質教育基金早於去年三至四月已向不同學校進行「路演」宣傳及講解,故不排除部分學校根本不知道該計劃的存在,致申請的學校寥寥可數。林續指,早於暑假已展開籌備申請的工作,惟當時老師正準備開學而忙得不可開交,故傾向將以往固有的活動重新包裝,減省老師繁重的工作事務,他估計部分有意申請的學校或因工作量大而一直拖延處理。食衞局:集中資源在17校試行
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指,申請的數字已明顯反映計劃不受歡迎,部分學校或缺乏人力資源而不進行申請,政府應考量如何與校方配合,否則隻會淪為「離地」政策,而三方協作的政策應擴展至全港中小學,讓更多有需要的學生受惠。食衞局發言人指,「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」屬先導性質,希望集中資源在十七間學校試行計劃的成效。教育局發言人指,署方一直支持各項有助學生正向發展的計劃,推廣精神健康及學生全人發展。 文:梁祖饒 圖:李西全原文地址: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70421/00176_140.html